一、养生篇
冬季在四时顺序交替周期中为四时第四,以五行论属水,对应人体五脏之肾,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
在严寒凝野,朔风凛冽,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的冬季,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首先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养生的,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也是最经典的著作《黄帝内经》曰: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意思是说冬天是万物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们不要扰动阳气,避免严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使闭藏的阳气受到影响,这是冬天保养冬藏之气的方法。这亦是我们今天仍然应该遵循的冬季养生原则:『秋冬养阴』,就是说秋冬要维护人体阳气的收藏之势。
这就是需要我们在起居、运动、精神和饮食各方面都要遵循冬季养阴的原则。
起居篇: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冬天日照时间短,天地闭藏,早晚寒气重,宜早睡晚起。早睡可保持身体温暖,以养身体阳气,晚起可避免日出前之严寒,以养身体阴精,使体内保持阴平阳秘,免遭寒邪袭击,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的蓄积。
运动篇:无泄皮肤
冬季运动要以静为主,少做剧烈的运动,做一些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活动后,身体微微发热将汗而未汗即可;不可出汗多,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运动时更不要使皮肤外露,以防冬季阴寒之气侵袭而损伤人体的阳气,违背养藏之道。
精神篇:情绪平和、心神安静
精神方面调养要平和、安静,使情志藏而不露,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勿大悲、大喜、大怒、大恐等。因为肾主冬令,惊、恐尤其伤肾,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致阳气外泄,所以要使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
饮食篇:滋阴潜阳
冬季饮食调养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食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二、养肾篇
养肾离不开饮食的调理,冬季正是补肾,养精的好时机。民间谚语: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冬季气候特点以寒湿为主气,五脏之肾应冬气,寒湿为阴邪,首先伤阳气,所以冬季饮食应重在补肾养精,温补肾阳。
羊肉、狗肉、牛肉、鳗鱼、虾、海参等,皆为适合冬令食用的温热食品。糯米、栗子、桂圆、荔枝、核桃、红枣等也是冬令温补的常用之品。
在温补的同时,又要注意食养平衡,防止温补太过,郁积化热,所以亦要注意补充新鲜水果、蔬菜等。阴虚火旺者,则不宜多吃羊肉、狗肉、牛肉等温热食物,更适合食用鸭肉、猪蹄、猪肉、鸽子肉、牡蛎、淡菜、萝卜、白菜、山药等甘凉养阴的食物。
冬季温补药膳
1.当归生姜羊肉汤
2.枸杞红枣羊肉汤
3.苁蓉煨狗肉
4.龙马童子鸡
咸入肾,黑补肾
《素问.宣明五气》记载:五味入五脏……咸入肾,五味适度护五脏,咸味食物具有补肾精的作用,如海参、淡菜、海带、虾、鸽蛋、螃蟹、鸭肉、干贝等,当然其中一些海产品对于高尿酸血症者并不适宜。
五色入五脏,红、青、黄、白、黑,有滋补心、肝、脾、肺、肾的作用,黑色补肾,所以冬季养生应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枣、核桃、海带、黑木耳、香菇、乌骨鸡等,具有补肾,乌发,降血脂,嫩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
食养护肾
1.海参粥
2.芡实核桃粥
3.山药肉羹
4.益寿鸽蛋羹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是其他脏腑阴阳的根本,为生命活动之根。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纳气、主骨等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或久病体弱,逐渐出现肾虚,这时可以适当采用药补。冬季适合的药材有冬虫夏草、人参、鹿茸、海马等,必要时可采取中医药调理或膏方调理,但须辩证施用,适者为宜。
总之,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古代养生学家非常重视对肾的护养,以获得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养肾是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冬季养生尤其要养护好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