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同时许多病人对糖尿病的治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正确治疗。
误区一:确诊立用降糖药,忽视食疗与运动。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但不能一发现糖尿病就马上用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一般诊断糖尿病不能以一次测量血糖为准。但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规律、保持情绪稳定。
误区二:“世上凡药三分毒”,血糖升高拒服药。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单纯饮食控制只能使一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达到血糖满意控制,对那些单纯饮食控制不能达到治疗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必须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药物价格高,降糖必定好。
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头脑中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价格越贵的药物降糖效果越明显。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选择药品时,应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疾病的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只看价格。
误区四:血糖控制好,马上药停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许多患者往往在看到自己的血糖达到正常后马上就放松了饮食控制,甚至停药,这是错误的。血糖达标后一般应维持原有的治疗。如果疑有低血糖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服药剂量。
误区五:只要感觉好,医生不必找。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没有明显不适,就认为病情得到控制,这是很冒险的。每位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此外,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过去2~3月的血糖整体水平,一般要求3~6月检查一次,以便更加全面地掌握血糖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