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面色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看面色判断身体状态。比如见到自己的朋友身体很棒,常常会形容其面色红润有光泽;看到某位朋友面色苍白,常常会问他“是否身体欠佳”等等。
面部色泽有助疾病判断
望面色包括望面部颜色和光泽两方面的内容。面部颜色可体现人体血色是否正常,光泽可反映精气是否充沛。望面部色泽之所以能够判断疾病,是因为人体面部的血管十分丰富,体内气血充盛或衰弱,容易通过面部色泽变化显现出来。
青色
面部青色明显,多认为与寒证、痛证、气滞、血瘀和惊风有关。当患者面色发青,伴有畏寒肢冷等症状时,这是人体感受寒邪,血行不畅,出现瘀血,瘀色外露于面所致。
赤色
面部出现赤色,一般认为与热证有关,不过这种热有虚实之分。当出现满面通红,伴随有高热、口渴、大汗出等症状时,多为实热证;当出现两颧潮红,伴有手脚心热,夜间睡眠时出汗,心情烦躁多为阴虚内热。
黄色
亚洲人肤色普遍较欧美人士偏黄,但面色过黄,且不明润多与脾虚有湿相关。若患者面色黄,脸色发枯,没有光泽,身体消瘦,这属于“萎黄”,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若患者面色黄,而人体虚胖,这属于“黄胖”,多为脾气亏虚,湿邪内停所致。
白色
面色发白多与身体虚弱,大失血或受严寒侵袭有关。若面色淡白无华,这属于气血亏虚;若面色苍白,伴有身体剧烈疼痛,此为实寒证。
黑色
面色发黑,使人首先想到的是肾虚,因“肾主水”,水色上泛至面部,则显色黑;再者与血瘀有关,血液运行受阻,长久聚在某处,显于面部则晦暗。
面色不仅反映人的身体健康程度,还反映其精神状态。面色红润会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快乐开朗;而面色苍白,会让人觉得没有干劲和斗志。
总之,面色变化常常在身体状态异常的早期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望面色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时了解机体的健康状态,同时也为防治疾病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