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体验——记一次住院体会
——十一病区:杨桦
我是一名临床一线护士,每天的工作就是围绕病人身边,帮助缓解病痛、战胜疾病。虽然每天在与各种各样的病人接触,但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其实比想象中遥远。这次生二胎让我再次体验了住院生活,从一名忙碌的临床一线护士变成了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放下了护士的角色,第二次从护士以外的角度感受医院临床的工作。当我成为病人之后,我的遭遇和心情与以往我所接触的病人如出一辙:同样是不敢面对疾病和痛苦真相。
第一次踏入这个病房,陌生感油然而生,我开始理解病人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为什么总是询问:“你们这里吃饭怎么订餐?洗澡是24小时有热水吗?开水怎么打?什么时间有开水?”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同样涌入了我的脑海,我开始明白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一层次是生理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回想自己工作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地在乎入院宣教,觉得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病人的其他宣教上才是最重要的。每天生活在这个环境,对这个环境已经摸熟摸透,很不能理解病人怎么那么啰嗦,吃喝拉撒都来问,不耐烦的态度顿时油然而生。可是因为在这个陌生环境,病人将要度过漫长的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未知数,只有适宜了生活环境,心情才能安顿下来,更好的融入病人的角色状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需要。
以前我还总认为住院就是来治病的,康复出院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可是当我经历病人角色时,每日来的交接班护士都会变换。她们微笑着作自我介绍,问候我,我就很安心地知道了我今天如果不舒服要找谁,谁今天负责照顾我。每项操作前也都来做评估、做解释,我也很安心地接受了。因为我也知道了今天的治疗、操作都是有利于我恢复的。对患者来说这都是可以增进亲切感与信任度的做法。空闲的时候,护士还会进来和我聊天。我体会到了“聊天”的重要性,因为它不止是“聊天”,而是沟通,是拉近护患关系的枢纽。“聊天”,只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的随意交流,而“沟通”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护士可以从与病人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信息,比如饮食、睡眠、心情、病情变化等,从而进一步为治疗奠定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和时刻挂在嘴角的微笑,可以化解护患间的很多矛盾,拉近护患的关系,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容易开展。
躺在冷冰冰的手术床上,盯着不锈钢无影灯,身边空调的冷风呼呼地吹……长达一个小时的手术,我不止一次求助身边的医护,为什么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放松、放松但还是会不自觉地、控制不住地在抖动上身?我希望能通过他们的关怀和安慰缓解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因为病人非常容易在这个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中从护士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体验。如果护士此刻给予病人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同情心,那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基础则会在此刻建立。
住院的经历还有更多体会,还记得我那放不下的救命稻草——止痛泵,和那每天一次扎针的痛苦体验,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触。我从这短短的一周时间,从病人角色中反思着自己的工作、学习着如何成为一名病人喜欢的护士。今天写下部分感悟只是想分享给忙忙碌碌工作在临床的姐妹们,不管工作如何的忙碌,请务必停下脚步,多给病人一个微笑,多和他们进行一次沟通。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所收获的将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