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动、多次、足量饮水。高温天气,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高温天气饮水量应适当增加,建议至少增加至平时的1.5倍。
2.大量出汗时,要及时补充电解质,选择饮用淡盐水、糖盐水、运动饮料等。
3.限制或避免含酒精、咖啡因、高糖的饮料,它们会加速脱水。
“防”—做好个人防护与调节
1.穿着适宜:多穿宽松、透气、轻薄的浅色衣物,有利于散热排汗。
2.装备降温:随身携带防暑降温小神器,比如冰贴、湿巾、小风扇、风油精等。
3.饮食调整:按时吃饭、清淡饮食。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保持体力、保证营养摄入。
4.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身体疲惫时更易中暑。
1.关注重点人群:特别关心老年人、婴幼儿和儿童。合理安排行程,定时查看其健康状况。不要将婴幼儿和儿童单独留在车内!
2.警惕中暑信号:密切留意自己和身边人,尤其闷热天气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大量出汗、体温升高(皮肤发烫)、心慌气短、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等症状时,要警惕中暑的发生。
3.早发现、早处置、早就医:一旦怀疑中暑,应按下述方法科学处理
①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离高温环境。
②想尽各种办法快速降温,比如解开衣物,用冷水喷洒、擦拭身体,用湿冷毛巾、冰帖等置于头部、躯干等,通风加速散热。
③如意识清醒且能饮水,则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清凉饮料。
④若症状不能缓解,或出现高热、意识不清等,则立即送医或拨打120,同时持续进行物理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