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夏季是细菌性腹泻的高发期。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细菌性腹泻的那些事儿,让大家在夏季远离“病从口入”的烦恼。
什么是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见肠道传染病,同时还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病例一般散发出现,但也经常出现暴发事件。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弯曲菌、副溶血弧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
细菌性腹泻是怎么传播的?
细菌性腹泻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品、水而传播,有时因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哪些情况容易“中招”细菌性腹泻?
生食海鲜、砧板生熟混用、隔夜剩饭未充分加热、饭前便后不洗手等情形都会让我们更容易“中招”。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被感染,而且症状更重,需要特别警惕。
预防细菌性腹泻有哪些方法?
通过构建四道防线,可以降低感染细菌性腹泻的可能。
饮食安全
食物要充分煮熟,尤其是海鲜、肉类,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
食品制作和存放时都要注意生熟分开。
食物冷藏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热透。
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天然水源,比如山泉水、河水等。
个人卫生
勤洗手,推荐七步洗手法,尤其在处理食物前后和如厕后。
环境管理
及时清理呕吐物和排泄物并消毒,避免污染扩散。
疫苗预防
目前在国内可使用的细菌性腹泻疫苗有限,主要有以下两种:
rBS/WC霍乱疫苗:口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可预防霍乱及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腹泻,对其他病原引起的旅行者腹泻也有一定保护作用,适用于成年人和2岁以上的儿童。
伤寒疫苗:注射用伤寒Vi多糖疫苗,用于预防伤寒,适用于成年人和2岁以上的儿童。伤寒流行地区的儿童、前往伤寒地方性流行或高发地区的旅行者等可考虑接种。